南京九成企业受侵权困扰 检察力打知识产权犯罪
字号:
2011年是南京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年”,一系列知识产权的保护行动风生水起。
调查:九成企业称受到侵权困扰
近年来,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及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其中软件业为第一支柱产业,辖区内现有国内外知名品牌在内的软件企业260家,从业人数达5万人。与此相比,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也呈现出了多发的趋势。
“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发生后,企业损失少则几十万,多则3000万。”雨花台区检察院检察长张宁生调研发现,由于涉及技术创新的侵权行为隐蔽性强,企业自行维权困难大、效果差,迫切需要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提供知识产权保护。
2010年初,该院先后走访了辖区内80多家相关企业,列出30余个需要征询的问题向上百家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召开几十场专题会议,研究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能提供的法律服务。
“接受问卷的企业中90%以上称曾受到知识产权侵权的困扰。”调查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调查数字进一步表明,南京市软件产业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2010年专利申请总量和授权总量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省内第一,软件年收入已突破千亿元,占南京市经济总量的10%以上,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态势,需要检察机关在保护知识产权上有所作为。
打击侵权,进驻软件园
2010年12月,雨花台区检察院经过运筹帷幄,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中心暨检察工作站”在雨花台软件园正式成立,办公地点就设在软件谷管委会。记者在这里看到,服务中心只有一间办公室,墙上挂着“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流程图”、“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承诺”等镜框。这里虽小,但它的成立是雨花台区检察院探索知识产权保护之路的一个标志。
“所谓‘一站式’,就是把知识产权案件进行集中受理、分类处理、推动办理,积极开展预防等四项内容统一到中心来。”雨花台区检察院知识产权科代科长周朝阳向记者介绍说,对不构成犯罪的侵权案件,可以建议、监督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以民商事案件处理,由民行部门负责提前介入或提供监督服务;对于构成犯罪的,刑检部门通知、引导、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直至监督法院判决。
依托服务中心,2011年雨花台区检察院受理了7起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件线索,有三起案件已经移送审查起诉,还有多起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线索正在组织核查,有的线索已转交行政执法部门处理。
在加强服务中心平台建设中,该院着力强化整合智力资源、执法资源、内部资源“三整合”,为服务中心建立了专家咨询委员,目前已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组织了8次专家咨询会,走访专家30余次,帮助筹划了一次由全国顶级专家参与的某国防专利技术的鉴定会。目前,侵犯商业秘密重大损失认定模型的研究已经获得专家认可。
2011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来到“一站式服务中心”视察。曹建明指出,在软件园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是新形势下检察工作检力下沉的一个非常好的形式,也是更好地服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新平台。
推广经验,模式孵化
早在2010年10月,南京成功申办第二届青年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之际,刚任职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不久的葛晓燕就将目光投向了检察机关如何为青奥会保驾护航。她告诉记者,南京市检察院随后出台了《服务保障青奥会工作意见》,率先提出加强青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强调要加强与公安、法院、工商、知识产权、海关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履行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承诺。
2011年,南京市检察院及时跟进,又出台了《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为南京新的发展提供司法保障。《意见》不乏亮点。如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中心,推行知识产权一体化办案模式,构建诉前、诉中、事后、执行“四位一体”民行检察监督格局,推广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向非公企业延伸预防服务,等等。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作,行政、司法机关的相互配合、共同行动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2011年9月,在南京市检察院的牵头组织下,南京海关、南京市工商局等12家行政执法单位,以及南京市公安局、南京市法院等司法单位,共同会签了《关于加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执法协作的意见》,进一步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工作合力。
三份“意见”的出台,有力地推进了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2011年6月,南京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中心挂牌成立,中心实行专人办案、专人指导,“批捕、起诉、民行”三检合一,打击保护与服务保护并重。同时,借鉴雨花台区检察院“一站式”服务中心成立模式,南京市各基层检察院先后在大型科技园、软件园设立一站式服务的检察室、工作站10多个。
目前,鼓楼“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室”已获取7件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线索,其中4件已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3件11人已移送审查起诉。江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已办理案值达72万余元的假冒注册商品犯罪2件8人,办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件1件2人。
相关文章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