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力普在中英知识产权研讨会上的讲话(全文)
字号:
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与保护――中国的实践和经验
尊敬的威尔考克斯女男爵,尊敬的大卫·布鲁尔爵士,尊敬的秦刚代办,尊敬的约翰·阿尔蒂局长,尊敬的各位发言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对本次中英知识产权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此次会议能够顺利在伦敦召开,与联合王国知识产权局和中英商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谨向大卫·布鲁尔爵士、约翰·阿尔蒂局长以及你们的团队表示衷心感谢。我也要感谢各位演讲人,你们为此次会议做了精心的准备,我期待着你们精彩的发言。我还要感谢各位参会代表的莅临,相信你们通过此次研讨会将对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运行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入的认识。
召开本次知识产权研讨会是温家宝总理今年6月访英的成果之一,在9月份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又再次得到王岐山副总理和奥斯本财政大臣的确认,两国政府的共同决定给今天的研讨会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中英两国在知识创新领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都为人类文明前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文明近现代化进程,创造出了蒸汽机、电视机、青霉素等改变了世界的发明,走出了瓦特、牛顿、达尔文、法拉第这样极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明家与科学家。时至今日,许多天才的发明也正从英国的发明家手中诞生,这从英国在华活跃的专利申请中可见一斑,截至今年10月底,英国在华专利申请累计已达20510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在第八位,并且保持增长的趋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创新、富于发明创造的民族。杰出的英国科学史学者李约瑟勋爵在他的不朽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考证和列举了大量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均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文明一度落后。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特别是随着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局面才发生改变,中国人的创造能力被知识产权制度再度激发。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产权逐渐成为中国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因此,在中国实施知识产权制度、传播知识产权文化,使超过全球五分之一的13亿中国人具有知识产权意识,这是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新贡献。对此很多英国朋友和各国人士均给与了公正的评价和赞赏。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也有一些外国媒体在有关知识产权的涉华报道中偏离了专业精神,充斥着大量严重失真和扭曲的信息。给我形成的印象是,要想在西方国家引人注目,那就指责中国;要想在指责中国时更引人注目,那就指责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最近,一本名叫《中国陷阱》的德文书颇为畅销,它告诫欧盟企业小心在华投资落入一个巨大的“中国陷阱”。一些西方政治家也在不停抱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出现了问题。
这些将中国知识产权状况一边倒地描绘成一团糟的现象,引起我的困惑。因此,我想借此机会,与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些基本事实,这些事实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在中国围绕知识产权发生的事情。
我现在担任的职务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已经超过30年。有趣的是,我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通过一个偶然机会进入知识产权这个工作领域的。其中的原因现在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就是由于我对知识产权一无所知。现在看来,虽然当初做出这个决定是出于一个在读研究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再加上年轻人不假思索的草率,但我很庆幸进入这个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领域,而且一直工作到今天。
我相信,当时的8亿中国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可能都和我一样:等于零,“知识”和“产权”是两个毫无关联的概念,根本没有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意识。相反,那时人们普遍认为知识应该是自由和无偿被传播和使用的,任何知识都应该被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共享,将其作为财产并索取费用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决策实施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但是立法的过程很漫长,争论也很激烈。主要几部知识产权法律的立法用了超过十年时间。但正是这些法律使得历史悠久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在陌生的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运用。
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3种专利申请已经超过827万件。过去10年间,来自中国和全球147个国家的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超过22%,是同期全球平均增长率的5倍多。今年1-10月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9.5万件,同比增长33%;授权发明专利申请近14万件,同比增长23.8%。
在商标注册方面,2010年中国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07.2万件,同比增长29.1%。同期,通过马德里体系指定中国领土延伸申请为30889件;中国企业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1090件,同比增长46%。
在版权方面,加快了有关立法和修订工作,不仅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了网络和数字环境下的版权保护,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行动,使版权保护市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而创新能力的增强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009年,中国研发投入总量进入世界前五位,研发总支出约占GDP的1.62%,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近30%,文化和版权相关产业规模超过了2万亿人民币,增幅达15.5%。
事实上,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已经和正在为来自各国的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公司不仅通过直接收取专利、商标、版权费从中国获得巨额收益,还通过在中国生产产品再销往本国得到大量额外的品牌收益和技术增值。
比如,两位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苹果公司的产品ipod,全球零售价为299美元,其中苹果公司得到的创意、品牌、设计和专利收益114美元,占售价的38.1%;中国组装企业仅得到4美元,只占售价的1.3%。再比如,每生产一台DVD播放机,中国企业就需要支付约19.7美元的专利费,这是中国企业1.93美元利润的10.2倍。2007年一年跨国公司从中国收取的专利费就达28.5亿美元。
此外,中国实行知识产权制度,鼓励创新,也给国外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例如,创新需要各种精密的分析仪器和测试装置,需要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而中国自己还不能生产,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从而带来巨大的市场,为各国政府带来税收,为其民众带来工作岗位。
由于技术发展阶段的差异,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发达国家成功地将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腾出更多空间和资源在本国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占据全球知识生产的制高点,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在华专利申请总量去年10月达到107万件,其中第一个50万件用了20年时间,而第二个50万件是在近5年内提交的。我无法想象,在知识产权一团糟的情况下,各国企业还愿意来中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专利申请,乃至投资和技术转让。
2010年,欧洲企业在华投资项目1598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5.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8.19%。截至2010年底,中国自欧盟累计引进技术35459项,支付知识产权费1348.7亿美元,其中英国位列第三。
在华欧洲企业已经摆脱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进入快速、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2010年欧洲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千亿欧元,同比增长27.3%。据中国欧盟商会统计,2010年至2012年财年间,78%的受访欧洲企业表示其收入较上一财年有大幅增长,71%受访企业净利润有所提高。看来在精明的企业家眼中,中国决不是什么“陷阱”,而是到处有“馅饼”。
女士们,先生们,我还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中国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制度。这两种专利以相对快捷、低成本的方式保护小的创新成果,以鼓励经济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与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既符合中国自身实际,也符合国际惯例,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极大地鼓励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后面中国企业代表的发言中,各位将有更多的了解。
当然中国也正在不断推进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完善,2008年修改后的专利法,已经适当提高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标准,并扩大了初步审查范围。
女士们,先生们,坦率地说,作为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时间不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确实存在问题。比如,知识产权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仍较薄弱,侵犯知识产权现象在一些地方、领域和产品中还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时有发生。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回避,而是长期不懈地去努力解决,并且确实在取得进展。去年10月中国各级政府在全国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前不久,中国政府宣布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这充分表明中国的立场是坚定的,措施是有力的。
但是,有意或无意地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加以夸大、扭曲和注水,不仅不符合事实,也不能给企业和公众带来好处。我记得去年4月,美国审计署向国会提交了《关于量化假冒和盗版货物对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客观公正的分析,对美国政府网站反映的假冒给美国产业界造成损失的三个预测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数据无法证实、缺乏依据。
去年,有一家全球著名软件公司声称,全中国使用该公司的一种正版软件数量仅仅200套,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据我所知,仅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购买的这种正版软件就达到401套。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在微软公司就谈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也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2010年,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将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也愿意与世界各国进行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对话。在自主创新、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保护上,我们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也应看到,任何制度的建立和成熟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英国为创始国,西方国家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经过了数百年时间,目前中国实行这个制度不到30年,我们还需要多年的努力,当然肯定不会是几百年。
当然,就知识产权保护而言,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和挑战,是世界各国的长期关切。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美国官员指出,知识产权执法不再是一个美国问题,也不再是一个中国问题,它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此我非常赞同。事实上,在针对指责中国的产品因侵犯他国知识产权被边境扣压的问题上,中国海关200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被指控侵犯知识产权的中国出口产品中有42%的侵权定单来自境外,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因此,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环境,需要各国采取积极的、建设性的合作态度,而不是指责和抱怨。中国政府和司法机关将一如既往,继续与各国保持合作,与企业保持沟通,为全球的创新者和权利人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保护。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对本次中英知识产权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此次会议能够顺利在伦敦召开,与联合王国知识产权局和中英商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谨向大卫·布鲁尔爵士、约翰·阿尔蒂局长以及你们的团队表示衷心感谢。我也要感谢各位演讲人,你们为此次会议做了精心的准备,我期待着你们精彩的发言。我还要感谢各位参会代表的莅临,相信你们通过此次研讨会将对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运行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入的认识。
召开本次知识产权研讨会是温家宝总理今年6月访英的成果之一,在9月份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又再次得到王岐山副总理和奥斯本财政大臣的确认,两国政府的共同决定给今天的研讨会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中英两国在知识创新领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都为人类文明前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文明近现代化进程,创造出了蒸汽机、电视机、青霉素等改变了世界的发明,走出了瓦特、牛顿、达尔文、法拉第这样极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明家与科学家。时至今日,许多天才的发明也正从英国的发明家手中诞生,这从英国在华活跃的专利申请中可见一斑,截至今年10月底,英国在华专利申请累计已达20510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在第八位,并且保持增长的趋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创新、富于发明创造的民族。杰出的英国科学史学者李约瑟勋爵在他的不朽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考证和列举了大量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均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工业革命以来,中国文明一度落后。直到上世纪40年代末,特别是随着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局面才发生改变,中国人的创造能力被知识产权制度再度激发。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产权逐渐成为中国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因此,在中国实施知识产权制度、传播知识产权文化,使超过全球五分之一的13亿中国人具有知识产权意识,这是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新贡献。对此很多英国朋友和各国人士均给与了公正的评价和赞赏。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也有一些外国媒体在有关知识产权的涉华报道中偏离了专业精神,充斥着大量严重失真和扭曲的信息。给我形成的印象是,要想在西方国家引人注目,那就指责中国;要想在指责中国时更引人注目,那就指责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最近,一本名叫《中国陷阱》的德文书颇为畅销,它告诫欧盟企业小心在华投资落入一个巨大的“中国陷阱”。一些西方政治家也在不停抱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出现了问题。
这些将中国知识产权状况一边倒地描绘成一团糟的现象,引起我的困惑。因此,我想借此机会,与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些基本事实,这些事实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在中国围绕知识产权发生的事情。
我现在担任的职务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已经超过30年。有趣的是,我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通过一个偶然机会进入知识产权这个工作领域的。其中的原因现在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就是由于我对知识产权一无所知。现在看来,虽然当初做出这个决定是出于一个在读研究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再加上年轻人不假思索的草率,但我很庆幸进入这个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领域,而且一直工作到今天。
我相信,当时的8亿中国人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可能都和我一样:等于零,“知识”和“产权”是两个毫无关联的概念,根本没有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意识。相反,那时人们普遍认为知识应该是自由和无偿被传播和使用的,任何知识都应该被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共享,将其作为财产并索取费用被认为是不可理喻的。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决策实施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但是立法的过程很漫长,争论也很激烈。主要几部知识产权法律的立法用了超过十年时间。但正是这些法律使得历史悠久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在陌生的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运用。
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3种专利申请已经超过827万件。过去10年间,来自中国和全球147个国家的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超过22%,是同期全球平均增长率的5倍多。今年1-10月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9.5万件,同比增长33%;授权发明专利申请近14万件,同比增长23.8%。
在商标注册方面,2010年中国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07.2万件,同比增长29.1%。同期,通过马德里体系指定中国领土延伸申请为30889件;中国企业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1090件,同比增长46%。
在版权方面,加快了有关立法和修订工作,不仅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了网络和数字环境下的版权保护,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行动,使版权保护市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而创新能力的增强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009年,中国研发投入总量进入世界前五位,研发总支出约占GDP的1.62%,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近30%,文化和版权相关产业规模超过了2万亿人民币,增幅达15.5%。
事实上,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已经和正在为来自各国的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公司不仅通过直接收取专利、商标、版权费从中国获得巨额收益,还通过在中国生产产品再销往本国得到大量额外的品牌收益和技术增值。
比如,两位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苹果公司的产品ipod,全球零售价为299美元,其中苹果公司得到的创意、品牌、设计和专利收益114美元,占售价的38.1%;中国组装企业仅得到4美元,只占售价的1.3%。再比如,每生产一台DVD播放机,中国企业就需要支付约19.7美元的专利费,这是中国企业1.93美元利润的10.2倍。2007年一年跨国公司从中国收取的专利费就达28.5亿美元。
此外,中国实行知识产权制度,鼓励创新,也给国外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例如,创新需要各种精密的分析仪器和测试装置,需要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而中国自己还不能生产,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从而带来巨大的市场,为各国政府带来税收,为其民众带来工作岗位。
由于技术发展阶段的差异,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发达国家成功地将低端制造业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腾出更多空间和资源在本国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占据全球知识生产的制高点,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在华专利申请总量去年10月达到107万件,其中第一个50万件用了20年时间,而第二个50万件是在近5年内提交的。我无法想象,在知识产权一团糟的情况下,各国企业还愿意来中国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专利申请,乃至投资和技术转让。
2010年,欧洲企业在华投资项目1598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5.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8.19%。截至2010年底,中国自欧盟累计引进技术35459项,支付知识产权费1348.7亿美元,其中英国位列第三。
在华欧洲企业已经摆脱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进入快速、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2010年欧洲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千亿欧元,同比增长27.3%。据中国欧盟商会统计,2010年至2012年财年间,78%的受访欧洲企业表示其收入较上一财年有大幅增长,71%受访企业净利润有所提高。看来在精明的企业家眼中,中国决不是什么“陷阱”,而是到处有“馅饼”。
女士们,先生们,我还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中国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制度。这两种专利以相对快捷、低成本的方式保护小的创新成果,以鼓励经济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与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既符合中国自身实际,也符合国际惯例,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极大地鼓励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在后面中国企业代表的发言中,各位将有更多的了解。
当然中国也正在不断推进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完善,2008年修改后的专利法,已经适当提高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标准,并扩大了初步审查范围。
女士们,先生们,坦率地说,作为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时间不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确实存在问题。比如,知识产权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仍较薄弱,侵犯知识产权现象在一些地方、领域和产品中还比较突出,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时有发生。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回避,而是长期不懈地去努力解决,并且确实在取得进展。去年10月中国各级政府在全国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前不久,中国政府宣布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这充分表明中国的立场是坚定的,措施是有力的。
但是,有意或无意地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加以夸大、扭曲和注水,不仅不符合事实,也不能给企业和公众带来好处。我记得去年4月,美国审计署向国会提交了《关于量化假冒和盗版货物对经济影响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客观公正的分析,对美国政府网站反映的假冒给美国产业界造成损失的三个预测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数据无法证实、缺乏依据。
去年,有一家全球著名软件公司声称,全中国使用该公司的一种正版软件数量仅仅200套,这显然与事实不符。据我所知,仅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购买的这种正版软件就达到401套。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在微软公司就谈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也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2010年,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将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也愿意与世界各国进行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对话。在自主创新、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保护上,我们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也应看到,任何制度的建立和成熟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英国为创始国,西方国家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经过了数百年时间,目前中国实行这个制度不到30年,我们还需要多年的努力,当然肯定不会是几百年。
当然,就知识产权保护而言,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和挑战,是世界各国的长期关切。去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美国官员指出,知识产权执法不再是一个美国问题,也不再是一个中国问题,它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此我非常赞同。事实上,在针对指责中国的产品因侵犯他国知识产权被边境扣压的问题上,中国海关200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被指控侵犯知识产权的中国出口产品中有42%的侵权定单来自境外,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因此,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环境,需要各国采取积极的、建设性的合作态度,而不是指责和抱怨。中国政府和司法机关将一如既往,继续与各国保持合作,与企业保持沟通,为全球的创新者和权利人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保护。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