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专利保险 提升企业实力
字号: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选取了一批城市作为专利保险试点来探索专利保险工作。专利保险的推出,其良好的成效已在部分地区得到验证。如何让专利保险的效益惠及更多的地区和企业,需要政府、企业和保险公司三者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专利保险工作的发展。
探索专利保险模式
专利质押融资难,是因为风险的化解没有进行市场化运作。而专利保险不仅可以降低各类专利风险,将保险公司引进来提供种类丰富的专利保险险种,而且可以有效化解过去由政府、银行或担保公司承担的风险,使知识产权融资市场能够有效地运转起来。将专利保险和专利质押结合起来,是一种市场化的融资模式,也是可以持续运作的模式。专利保险是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兴产物,在其发展初期,就已经显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在我国推行专利保险已经是大势所趋。
专利保险对于很多企业和专利权人来说还很陌生,对任何新生事物的认同、认知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让专利保险有更高的社会认知度。各地应积极宣传专利保险成功赔付的典型案例,使企业认识到专利保险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政府应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评估机构,设计适用于我国的评估方法,协助保险公司确认专利的价值,帮助保险公司进行保险风险的评估及保费估算。另外,如果有政府补贴资金的投入,可支持保险公司的初期收益,降低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亦可维持保费低廉,吸引更多企业投保,有助于专利保险的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必然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成果及知识产权。因此,加快推进专利保险工作的发展,保护专利的价值,重视发挥知识产权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体现专利保险价值
专利商业化的目的,是获得一定规模的效益。而专利本质上是为了给企业或者是专利持有者带来收益的资产。专利保险能够为专利的商业化在某种程度上保驾护航,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专利质量的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专利保险的推行。近年来,我国专利的申请数量逐年递增而且增长速度较快,但同时专利的质量尚有待进一步提高,专利转化和商业化水平有待提升,企业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但是技术创新绩效却很平凡。从另一个角度看,专利商业化的同时也会加大专利保险的风险系数。因为当一件专利大规模生产并投入市场之后,专利侵权和被侵权的风险便会大大提升。与此同时,专利保险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对于专利保险的需求。因此,以专利商业化为最终目的来引导专利保险的推行是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可以促进专利保险市场不断扩大和持续发展。
应该注意到,我国目前的专利保险制度蕴含着各类市场主体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决心,从政府的政策支持、保费补贴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中国企业在国外频繁受到外国企业的专利诉讼,体现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加强专利权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重视知识产权价值。
企业是否愿意为专利购买专利保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的体系和质量。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完善专利保险服务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动力。据了解,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保险公司推出专利保险这种险种。如何打造好国内专利保险服务公司的形象,将会影响我国专利保险市场的趋势。保险公司应该立足企业的需求,探索开发专利保险的新险种,提升专业人员的服务质量,简化投保程序,探索适合企业的保费方案和投保方式。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自身也面临着风险,假如企业所投保的专利涉及侵权和被侵权的数量过多,就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压力。企业希望以最少的投保金额来达到风险补偿最大化,同时保险公司希望企业以更小的风险购买所推出的专利执行保险以达到保险公司可控制的风险。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为企业专利进行承保的风险是可控制和管理的。实现这样的可控和管理,保险公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设立专门的专利保险风险管理小组,对企业所投保的专利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第二,引进或开发先进的专利保险管理软件系统,整理完善数据统计,建立起相应的专利数据统计系统;第三,建立信用评级档案,重视风险管理,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总之,发挥专利保险的作用,需要政府、保险公司、企业三者之间形成合力,完善政策,健全制度,优化配置,激活要素,让专利保险充分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莱芜区首批专利险落地生效 每单最高可赔20万
- 如何让专利保险“叫好又叫座”?
- 在专利全链条嵌入专利保险,构建全方位的专利防护体系
- 江苏去年专利质押融资金额曝光
- 完善专利保险体系 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