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利打造“一带一路”上的多语平台
字号:
“我们深深意识到,‘一带一路’战略带给我国语言服务行业诸多的机会与考验,作为一家成熟的多语信息服务供应商,我们唯有以扎实创新的技术,合理科学的专利布局,强化企业内在实力,方能为各国客户提供优质多语信息服务,在国际领域占据席位。”石鑫告诉本报记者。
专利铺路企业发展
从2005年公司成立之初开发的中国首个基于互联网的协同翻译及流程管理平台系列软件,到之后搭建的一个个不同功能的语言类平台,再到2013年“语联网”正式全球上线,在这些看得到的发展背后是传神语联网打下的牢牢的专利根基。立足研发,公司在武汉建立了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并成立了多语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中研发力量于翻译大数据的集成、译员与待译稿的匹配,文稿的归类等方向。目前,在传神语联网提交的139件专利申请中,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1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87%。
在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传神语联网还从企业整体发展出发,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专利战略。传神语联网项目部经理王杰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公司将自己的专利战略分为4个阶段,现在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计划在专利战略成熟时期实现专利 “研-析-挖-布”同步展开,全面提高企业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在战略指导下,传神语联网每年制定公司的年度专利发展计划,在立项前从专利的角度进行研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职务发明者给予奖励等。
如今,一系列与企业发展关系密切的专利制度在传神语联网得到落实。王杰举例说,专利挖掘制度是传神语联网的一大特色,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将每1个月至2个月一次的大型专利挖掘会议与适应互联网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的小型专利挖掘会议相结合,精确把握专利中的技术要点,使得专利跟未来的平台、产品紧密贴合,真正发挥其作用。
创新实现语言互通
随着专利的积累,传神语联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创新答卷。公司将核心专利运用到TE小尾巴翻译(旅行真人译)、火云译客、跨境云管家等产品中,根据产品定位,创新实现了更多语言服务功能。其中,火云译客获得2015年中国软博会金奖,TE小尾巴翻译获得创新奖。传神语联网研发的“国际商贸服务平台”更是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13年度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公司前期所积累的专利是这些产品获得成功的关键,同样,也为我们参与搭建‘一带一路’多语信息平台增加了信心。”石鑫表示。
“‘一带一路’多语信息平台是建立在语联网平台的基础上的,而语联网大概念下的多语港作为‘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服务在多语信息处理方面有52件专利的支撑。”石鑫向记者介绍,在搭建该平台的过程中,传神语联网提出“多语港”概念,即在丝绸之路沿线多个国家建立语言信息服务港,基于互联网创新提供多语信息处理服务,并把当地的资源整合激活,通过多语信息平台把“一带一路”上下游的国家连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石鑫告诉记者,传神语联网针对“一带一路”多语信息平台核心技术之一——碎片化翻译技术,提出通过全局热键的方式截取所需的碎片,使复杂繁琐的操作大大简化,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了国际专利申请。此外,在实际互联网翻译译员匹配中存在的如语言语种、语言涉及行业领域等的信息识别难点,也被传神语联网逐一攻破,并提交了“一种译员文档精确匹配的方法”“优化译员的检索方法”等专利申请。
“未来我们还将在海外建立分公司,进行海外专利布局,通过专利人员参加国际专利培训、与海外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深度合作、拜访国际专利申请方面的优秀企业等方式积极开展海外专利工作,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实现海外长远发展。”石鑫表示。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